全面屏手机简史仍未生便已死新时代

过滤设备2020年06月07日

全面屏简史:仍未生,便已死

(小米MIX2发布会上,雷军用一张友漫画对比了全面屏的三种设计)

前全面屏时代:追求无边框的初心

2013年,夏普面向日本市场推出了Sharp AQUOS PHONE Xx。当时市场审美逐渐被iPhone 均衡的外观所统治,于是国内媒体标注的评语包括另类怪异东瀛风,当然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词:无边框。

(至今为止,几乎所有全面屏的宣传海报都能找到这张创作于2013年的海报的影子)

这款产品属于EDGEST产品线,从2013年开始陆续推出,其主要的产品特色即是将显示屏的左右两侧与上方尽其所能的向边框靠拢,从而尽可能地实现高的屏占比。初代产品Sharp AQUOS PHONE Xx就实现了80.5%的屏占比,这在2013年而言非常难得。

随后夏普还推出了更为人熟知的Crystal系列。在这一系列中为了进一步在顶部实现无边框的视觉冲击,夏普开始引入骨传导技术来代替传统的听筒,前置摄像头也随之转移到屏幕下方,并利用玻璃导角的光线折射放大显示范围,达到近乎无边框的视觉效果。

市场也逐渐开始教育用户高屏占比的价值。到2016年,夏普一共推出了28款具有类似设计的产品。但由于夏普当时退出了中国市场,并没有一款面向中国市场推出,这使得中国用户对这些产品几乎是一无所知的。

对于夏普而言,其中非常关键的一款是2014年8月29日发布的Sharp AQUOS Crystal,这款真正地走出日本,面向美国等国家开始发售。

(Sharp AQUOS Crystal)

当时Engadget对这款产品的评价是:We have an actual bezel-less screen繁体中文版Engadget的评测中也提及一个词全荧幕。无论bezel-less(无边框)或是全荧幕,这都意味着,一个概念真的开始提出。而到了中国,善于营销的中国厂商,将其包装成了一个词全面屏。

从追求屏占比、摒弃边框约束的初心,到后来全面屏概念的产生,铺垫的时间已经足足3年。当三年之后的那个秋天,雷军与斯达克站在北京大学邱德拔体育馆拿出小米MIX时,全面屏的时代开始了。

全面屏之争:小米与三星的两个范例

真正喊出全面屏这一概念的,毫无疑问是小米。

2016年10月25日,小米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雷剧带来了重磅的one more thing:小米概念小米MIX。雷军说这是一部不计成本而研发出来的产品。

小米MIX发布时首次提出了全面屏的概念,为了表达小米MIX屏占比之高,这是一个营销概念,而不是技术概念。尽管小米用各种非常规的技术来包装,但小米MIX并没有成为全面屏的标准。不过小米取得的胜利是,全面屏这一概念非常适合于中文理解,迅速普及,成为普通消费者都能第一时间接受的一个概念。

如果翻看小米MIX与早两年的Sharp AQUOS Crystal的屏幕设计,你都会找到诸多相似之处,包括下沉式的前置相机、骨传导听筒、三边几乎无边框。不同之处主要有两点:小米MIX采用了17:9的屏幕比例,而夏普之前的均为16:9传统比例;此外,小米MIX采用了圆角屏幕。

当时,小米将其小米MIX称为概念机,官方的解释是因为产量极为有限,另一种说法是因为小米MIX的设计导致了诸如通话、拍照等基础应用的使用缺陷,全面屏的概念意义大于功能效用。

但无论如何,参照至今为止的市场的发展,小米MIX这一款产品可以被认为是划时代的。原因不在于开创性它并没有实现从0到1的突破而在于影响力,它让厂商们明白外形上的突破可以形成多大的市场冲击力,而其中关键的一点就在于全面屏。在市场缺乏新的技术突破,急需新的引爆点的情况下,全面屏成为了救世主。

2017年3月27日,金立集团董事长刘立荣表态,下半年开始金立1500元价位段以上的都将使用全面屏。厂商开始全面涌入全面屏。

(2017年9月25日金立M7金钻客户媒体品鉴会上,金立集团副总裁俞雷再次强调金立的全面全面屏战略)

另一家迅速推出超高屏占比的厂商就是三星。2017年3月29日三星在纽约推出了三星Galaxy S8,并在国内提出了另外一个概念全视曲面屏。也就是说,三星在全面屏这一概念之上,加上了曲面屏的特质,打造了新的屏幕卖点。不过相较于全面屏对屏幕的视觉冲击,曲面屏的价值被边缘化。

此时就出现了一个怪异的矛盾认知:消费者都认可小米MIX和三星S8是全面屏,但产品形态上却大相径庭。与小米MIX不同的是,三星保留了上下两头的传统布局,屏幕比例也更为夸张地达到18.5:9。

全面屏之争就此浮现。

全面屏形态混战:三者齐头并进

时间到了2017年8月8日。被富士康收购的夏普重返中国战场,并带来了全新的全面屏夏普S2。夏普罗忠生预言:5G到来之前,全面屏是下一个风口。

与全面屏风口说一样引人关注的,是夏普S2的美人尖设计。S2屏幕并没有采用圆角而采用了切角,同时顶部摄像头位于顶部居中的位置。这类并不符合常规屏幕形状的全面屏设计,后来被统称为异形全面屏。

(夏普S2保留了正面指纹识别,并将摄像头居中放置,而边角则采用了FFD切角)

无独有偶,Android联合创始人安迪罗宾的Essential Phone于8月19日开售,这款产品也采用了异形全面屏。

(Essential Phone,母公司获亚马逊Alexa 多么激动人心的剧情啊!ACC《新梦幻之城》给你一个舞台Fund基金和腾讯等公司3亿美元的投资)

此时,市场逐渐进入每年的金九银十的爆发期,大量以全面屏作为卖点的新品逐渐曝光。但第一轮引爆肾上腺激素的,却是业界关于全面屏的论战。

9月7日,魅族科技高级副总裁、魅蓝负责人李楠在知乎上发表《别争了好吗,三星S8才是真全面屏》从技术的角度尝试拨乱反正。在李楠看来,量产COF封装方式、革新屏幕封装技术的三星S8才能称为真正的全面屏,而沿用COG封装的小米MIX或夏普早前的Crystal只能称为前全面屏。

(目前的屏幕在显示区域下方还要延伸出来一部分放IC等器件,叫COG封装。而三星的COF把以往屏幕下面的IC等部分,改动了位置并且做到了柔性,从根本的技术层面改进边框宽度)

次日,雷军在公众号上发表文章《全面屏的前世今生》,表示小米在全球首创了全面屏。他指出,小米MIX发布,全面屏这个词的百度指数第一次被收录,并表示,仅全面屏方面小米就申请了102项专利,而其中最关键的创新是突破了安卓系统对16: 9的限制。

换言之,在雷军的表述可以理解为,高屏占比,并且屏幕比例不是16:9的才是全面屏。第二个限制条件直接将夏普至今为止所有都排出在了全面屏之外。

(雷军在文章讲述了与谷歌谈判屏幕比例的故事,但从研发和推出产品的节点上来看,LG和三星应该也在做着类似的事)

但是有意思的是,随后的小米MIX2就采用了COF封装,并进一步将屏幕比例从17:9变革为18:9。

(小米MIX2(右)与小米MIX(左)相比,有了更窄的下巴,但边框却厚了不少,加上缩小了屏幕,视觉冲击力相比第一代略有退步,但实用性却大大增强)

随着一大波新机发布袭来,关于全面屏的讨论,最后依然无疾而终。

而将全面屏在全球范围内推向聚焦点的,则是iPhone X的发布。2017年9月12日,库克发布了苹果设计最为激进的iPhone X,库克认为这款产品代表了未来十年的发展方向。iPhone X正面尽量地做到了全是屏幕,只在屏幕顶部有一排传感器居中排列,被人笑称为齐刘海。

而在iPhone X发布前后两天,小米MIX 2(9月11日)与三星Note 8(9月13日)接连发布。于是在全面屏的设计方向上,小米尽力移除顶部元件、三星为确保功能性保持偏向传统的布局、苹果采用异形全面屏设计。三大门派同时出现在了市场当中,全面屏的概念更加泛化。

当然,至今为止我们的讨论依然局限在国内市场,实际上国外并没有全面屏这一说,相对应的是,比如外媒在描述小米MIX2时使用的依然是bezel-less(无边框),但这一概念到了中文语境中,与努比亚的无边框概念形成了混淆。

此时苹果官成为了一个很好的参照。在中国苹果官上,苹果使用了全面屏的概念来形容iPhone X。而在其他地区的页面中,这一概念依然存在不同的表述,苹果香港官使用的是全荧幕的概念,英文页面则使用了entirely screen这样的描述。至于国内厂商的宣传文案中,则更充斥着borderlessfullview display这样的充满中文直译感的词汇。

随后在9月下旬,我们目睹了高频的全面屏新机的百花齐放,共享一色:

9月20日,糖果SOAP R11将全面屏带入千元机范畴;

9月21毫无疑问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侵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日,vivo X20发布,屏占比达85%;

9月22日,麦芒6发布,四摄+全面屏走向一体;

9月25日,金立首款全面屏M7发布,开始了全面全面屏的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发布的全面屏都符合两个共性:第一,屏幕比例都超过了16:9,屏占比较高且维持在85%左右;第二,均采用了保留上下端传感器的传统布局,而没有使用异形全面屏或小米的方案。

由于更为稳健的设计和不以损伤功能性为前提,逐渐地,保留传统的传感器布局的全面屏在2017年成为国内大多数厂商们共同的选择。一时之间,全面屏再次同质化。

同时,这也引发了第二轮的讨论,这些选择传统布局的到底是否符合全面屏的标准?由于缺乏定义,如果强调屏占比,这些显然入围;如果参考小米雷军强调的全面屏的第二条标准屏幕比例突破16:9,显然这些也能入围。但相较于小米MIX和iPhone X的强视觉冲击,这些保留了顶部传感器布局的厂商们没有能够走出拿全面屏炒作的质疑。

未来全面屏会走到哪一步?第二代全面屏又是什么?

9月22日,锤子科技罗永浩转发了一条微博,微博中粉丝希望锤子能够推出全面屏,而老罗直接回复:没有啊,怎么会有全面屏?一下子怼了所有号称推出全面屏的友商。

的确,全面屏,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正面全部是屏幕。这一定义并不是彻底不可实现,小米MIX一度只剩下前置相机一个开孔,而通过翻转相机之类的设计,加上全新的屏幕封装技术,目前全面屏是可以无限接近的。但考虑到功能实用性等方面,并没有厂商这么操作,而目前最接近的、屏占比最高的应该iPhone X。

那么全面屏会怎么一步步发展?

在金立M7品鉴会后,金立集团董事长向搜狐科技提及几个全面屏的动向。首先全面屏千元机在11月就会推出,这意味着全面屏概念的溢价能力会迅速消减。第二,明年开始很多厂商都会推出第二代全面屏,是类似于iPhone X那样的异形屏。

他提及了一个关键技术屏下指纹。根据供应链方面的消息,诸如汇顶科技等指纹识别元件提供商的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在明年就将实现量产。这意味着,厂商将可以绕开苹果的Face ID,而是用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就能实现同苹果iPhone X类似的外观设计。

(屏下指纹识别曾被认为是实现全面屏的关键技术,无奈终端厂商纷纷选择抢跑)

换言之,随着上游技术逐渐成熟,全面屏将进入第二阶段,除开保留传统布局的全面屏方案之外,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类似iPhone X的异形全面屏很可能成为市场追逐的趋势。但是异形全面屏,就意味着或多或少,齐刘海或者美人尖都将暂时保留。100%的全面屏依然无法实现。

如果非要举例一部全面屏,英剧《Black Mirror》第三季中展示的可能最为接近。按照剧情推断,这部支持无线充电,支持AR\MR,同时正面100%为屏幕,没有一个开孔。当然这样的产品目前只存在于电视剧中。

(《Black Mirror》第三季剧照)

需要清楚认知的是,全面屏的市场意义在于,它成为5G到来之前,引发下一轮换机潮的关键。不过随着全面屏的全面应用,甚至将全面屏推至千元机层面,厂商们之间比拼的又将回到通话、拍照、系统优化等传统项目当中来。全面屏又将会变成诸如双摄或者1080P一样的标配,从而失去横向比拼的意义。

仍未真正地产生,却在吹捧中已然死去。

但好在,追求全面屏的动力与初心依然存在。就像vivo产品经理韩伯啸接受搜狐科技采访时所说:真正的全面屏屏占比是100%的,但这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特别提醒:本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及连带。如若本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


丽江治疗白斑病费用
月经有暗红色血块怎么办
北海白斑疯医院
治疗脖子疼痛效果好的药是什么
相关阅读
苏州大学和河海大学,谁的统治力更更胜一筹?

相信大家在前不久的报考里,也是绞尽脑汁,反复相对所选全国高校里哪所全...

2024-09-01
我拼命的在高呼你却装做看不见

我拚命的在呼喊你却装认真看不到,时长的可怜路却从末平坦,昨天泪点滴成...

2024-07-11
谢娜终于翻车!闷声干大事却被吐槽,新书封面照身着白裙变得好优雅

钟汉良最近的出头大盛,在浪姐的舞台上成功复单单,让大家也看着了她的另...

2024-04-26
暑假将至,提前给孩子杀敌这10个小规矩

为了我们的有益 特地即时接种新冠HIV 开始陆陆续续放暑假了 对于夫妻俩们...

2024-03-07
山水重逢,愈见人为 ——KOLON SPORT 可隆举办ODUMAK露营活动

紧接4月末发布全新轻巧的产品、希望大家亲密人为之后,韩国高端的产品品...

2024-02-14
为啥你家大头不好带?多是因为怀孕时你做过这些事,妈妈都该重视

在女性受孕再次,由于细胞内内分泌的巨大变化使得她们的一些乳制品习惯性...

2024-02-0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