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三十九章得一br昔之得一者搭配
《道德经》第三十九章 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详解:
1、昔之得一者:
白话:很久很久以前,即当天地万物诞生之时,它们迎接而得到神奇的一,故而能够德一者:
阐述:昔:往昔、当初,产物品种可按照客户要求供应。 不断以来指天地万物之始。得,迎接而得到。一是什么?老子前前后后提出过:一是道,道生一;一是有,无生有;一是太极,无极生太极;一是混元一炁;一是阴阳未分之时。老子还提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此处,一究竟是表达什么意思呢?有人诠释:一是道。这当然没错,但容易误解,以为道和一可以划等号。不是吗?当然不是。一是道,但道不是一,正如我是人,但不能说人是我。一是什么,一什么都不是。老子在这只是想强调:—,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为朴,但得一者,德一也,德一者,阴阳平衡、和谐、统一、自然、完整。
2、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白话:天得“一”而德一,就有了天德,得以轻而清;地得“一”而德一,就有了地德,得以重而宁;神得“一”而德一,就有了神德,得以妙而灵;谷得“一”而德一,就有了谷德,得以充而盈;万物得“一”德一,得以生而勃;侯王得“一”而德一,就有了王德,天下得以安而正。
阐述:古人认为,在阴阳始判,清浊兆分之际,轻清者上浮为天,重浊者下凝为地。“天得一以清”,天正因为得到了这个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纯朴的“一”,才能虚、空、轻、清,得以清澈、清朗、通透,才会有日月星辰之运转,春夏秋冬之交替,风云雨雷之兴作等等之和谐有序、之清明盛景。“地得一以宁”,地正因为得到了这个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纯朴的“一”,地才能厚重,得以厚德载物,得以让万物安稳宁静自由自在地生长。
“神得一以灵”。何为神?《周易》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意思是,所谓神,能够使万物奇妙无比、恰到好处者称之为神。又曰:“阴阳不测之谓神。”意思是,阴阳变幻不定,称之为神。万物皆有神。神得到了这个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纯朴的“一”,得以神清气爽,至妙至灵。“谷得一以盈”,谷即得到了这个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纯朴的“一”,得以不欲盈而日日盈。“万物得一以生”,万物得到了这个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纯朴的“一”,得以生生不息。万物由阴阳二气合和而成。阴阳不合,不得统一,则万物无由以生。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只有二气交感,合而为一,方能生万物。“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侯王得到了这个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纯朴的“一”,才得以成为天下至尊至贵者。侯王常以“孤”、“寡”、“不谷”自称,自认为至贱至下。此至贵与至贱、至上与至下折中平衡,达至中平,此谓“一”。至高无上的侯王,若能出之于言,践之于行,柔弱谦下,以百姓心为心,则风淳气正,四海宾服,八方来朝,万民拥戴,天下升平。
、其致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废,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白话:它们奉送归还一:天无清而轻的德性,在不久的将来,天恐怕要崩裂;地无厚重而宁静的德性,在不久的将来,大地恐怕要废弃了;神无灵妙的德性,在不久的将来,神恐怕要休歇了;谷无充盈的德性,在不久的将来,谷恐怕要干涸枯竭了;万物无勃生的德性,在不久的将来,万物恐怕要灭绝了;侯王无正统高贵,在不久的将来,侯王恐怕要被颠覆倾蹶。
阐述:其,指昔之得一者。致,相当于致仕的致,交还,奉送归还也。“致之”对应“得一”,一个是伸出双手来迎接而得之,一个是伸出双手来奉送归还,今昔之对比,一褒一贬。这就是老子的行文风格,一阴一阳谓之道。天奉还一,不再清而轻,而是变得浑浊厚重,要不了多久,天恐怕就会崩裂塌陷;地奉还一,不再厚重而宁静,而是变得轻薄浮躁,要不了多久,地恐怕因轻薄无法承载万物,因浮躁而无法让万物安生,导致被废弃的命运;神奉还一,不再灵妙,而是变得呆板蠢笨,要不了多久,神就会被搁置起来,待一边歇息去了;谷奉还一,不再日日充盈,而是日渐虚亏,要不了多久,谷恐怕也就会干涸枯竭了;万物奉还一,不再蓬勃、不再生机盎然,不再生生不息,而是日益凋敝衰败,要不了多久,万物恐怕就要绝灭了;侯王奉还一,不时时检查反省自己,维护自己之高贵,而是让自己的品行变得下作、污浊不堪,要不了多久,侯王的正统之位就会被推翻,政权就会被颠覆了。
4、故贵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毂,此非以贱为本耶?非乎?
白话:所以,高贵是以卑贱为根本,高上必定以低下为基础。因此侯王自称孤寡不毂,这不难道不是以卑贱为根本吗?不是吗?
懂分享阐述:“得一”,得到了这个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纯朴的“一”,而得以阴阳平衡,得以和谐、统一、自然、完整。与“致之”,与奉送归还这个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纯朴的“一”,而令其阴阳失衡,从此不再和谐、统一、自然、完整,其结果,高下立判。老子认为“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之能臣”,“朴散则为器”,故“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才能复归于朴。贵,价钱高,引申为地位高。贱,价格低,引申为地位卑下。价高,是因为有价低的存在。社会地位高,是因为有社会地位低下者的存在。其之所以贵、之所以高,是卑下者的敬仰和尊崇之故。高高在上,是以下为基,失去下这一基石,高必然轰然倒塌。因此历史上那些侯王喜欢自称孤寡不毂,其目的就是想保贱之根本、下之基础,以获长治久安。
5、故至誉无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白话:所以最高之誉,不再需要称誉赞美,已成自然,已经返朴归真了。因此大德者不愿意做一块华丽的美玉,而宁愿做一块坚实朴素的凡石。
阐述:至高无上的荣誉,已经是天人合一,已经是自然,已经达到返朴归真的境界了,任何夸赞都是画蛇添足,如天之清、地之宁、神之灵、谷之盈,自然而然,是其所是,成为其所成为。因此,大德者不会去追求成为那被雕琢、被光鲜,浑身洋溢着高贵华美气息的玉,而宁愿做一块坚实朴素的凡石。大德者,厚道、真实,朴素,是什么就是什么,正如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纯朴的“一”,拥有和谐之美、完整之美、自然之美,是其所是,成为其所成为。
综述:上一章,老子详实地描绘了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最后提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大丈夫应与忠于大道、信于大道、能推行大道者相处在一起,不与那些满口仁义礼而实则忠信浅薄者生活在一起,应与那些朴实的大德者相处在一起,不与那些脱离大道而夸夸其谈、华而不实者生活在一起。这一章,老子强调,昔之得一者,守道遵德,是其所是,成为其所成为,故天清、地宁、神灵、谷盈、万物生、侯王正;而致之者,势必失其所是,丧其所成为,故天恐裂,地恐废,神恐歇,谷恐竭,万物恐灭,侯王恐蹶。最后强调“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告诫侯王:要追求和谐之美、完整之美、自然之美,是其所是,成为其所成为。
理解和把握本章,关键是懂“一”。一之内,大有乾坤。一,外表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纯朴,但一合阴阳之道,它和谐、完整、统一、自然。中国哲学讲: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个阴生不出东西,一个阳也生不出来,必须阴阳和合。禅宗有个故事,有位禅师,人家问他:“佛法到底是什么呀?”禅师伸出个指头。小徒弟正好看到了。有一天禅师出门了,又有客人来,问:“师父呢?”小徒弟答:“师父不在家。”来人问:“你能给我说说佛法吗?”小徒弟伸出一个指头。后来师父回来了,小徒弟跟师父说了这件事。师父拿刀把他一个指头砍掉,后来这个徒弟大彻大悟了。道的用是一。所以天、地、神、谷、万物、侯王都因为得到这个一而能够是其所是,成为其所成为。
这一章开篇就说“昔之得一者”,王弼注说:“昔,始也。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 也就是说,开天辟地之前,“一” 是所有的东西的开始。“一”是万物之主,物皆各得此“一”而成。所以,无论是天,是地,还是人,都不可以失掉这个一,一是一切的根本。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道是母,一是子,道是体,一是用。古人认为,开天辟地以来,轻清的气上升而为天,重浊的气下凝而为地。《周易》把天比作父亲,把地比作母亲,这不是不平等,而是各自有各自的职责而已。“神得一以灵”。这里的神,不是指神仙,是指意识,万物皆有神。灵,就是聪明劲,能通能透。我们讲神灵、神通,有神还要能灵,有神还要能通。如何能灵、能通呢?老子讲得一。“谷得一以盈”。谷虚,水自然注入,谷不欲盈而得以盈,所以我们讲要虚怀若谷。“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侯王拿这个一去治理天下,用道之用,天下自然而然就正了。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因为《论语》说的都是“正”,行得正,说得正,道正,天下自正。“其致之”,以上种种妙用,皆为一所赐,而你却将“一”双手奉送归还,“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讲恐废,神无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天将不成其为天,地将不成其为地,神将不成其为神,谷将不成其为谷,万物将自灭,侯王将何以自处?总而言之,“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侯王何以成其高?何以成其贵?是因为有贱、下在那支撑着,否则贵高为空中楼阁,故“侯王自称孤、寡、不谷”。所以,以前的侯王都自言自己是寡德之人。这不仅仅是谦虚,目的是得一,实现和谐、完整、统一、自然,而避免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故致誉无誉”,誉之所致,棒亦随之,反而为名所累,故自然才是致誉。“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因此,大德者不会去追求成为那被雕琢、被光鲜,浑身洋溢着高贵华美气息的玉,而宁愿做一块坚实朴素的凡石。是什么就是什么,正如最简单、最平凡、最卑贱、最不起眼、最纯朴的“一”,唯如此,才能拥有和谐之美、完整之美、自然之美,是其所是,成为其所成为。
共 41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一章,老子强调,昔之得一者,守道遵德,是其所是,成为其所成为,故天清、地宁、神灵、谷盈、万物生、侯王正;而致之者,势必失其所是,丧其所成为,故天恐裂,地恐废,神恐歇,谷恐竭,万物恐灭,侯王恐蹶。最后强调“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大德者不会去追求成为那被雕琢、被光鲜,浑身洋溢着高贵华美气息的玉,而宁愿做一块坚实朴素的凡石。是什么就是什么,唯如此,才能拥有和谐之美、完整之美、自然之美,是其所是,成为其所成为。耕牛的解读,可谓是“得一”也,有和谐之美、完整之美、自然之美。谢谢!辛苦了!强烈!【 叶雨】
1楼文友: 09:41:14 玉峡耕牛关于老子 道德经 的阐释写了不少了,历史上中外名人阐释和推荐也不少,可见 道德经 是一个人类早期的思想精华。玉峡耕牛的此文在这里洋洋洒洒,陆陆续续也写了许多篇了,应者寥寥,甚为孤独。对此,南山今日呼应一下,以慰耕牛初心。
人类自将自身种类划分后,开始以一种自信居百兽之上,翻山越水,扩大种群,无往而不胜。然而大自然巨大的自然法则,却一次次打掉了人类的雄心壮志,一次次的灭顶之灾让人开始有了卑微之心 思想意识诞生了!人类为了生存,开始救赎自己,救赎自己的首要是认知自己,认知自然。老子的思想是在人类不断的摸索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就是 道法自然 。 道 就是救赎之道, 法 就是模仿,就是说人类的救赎之本应从自然中总结经验,并向自然学习。然而,人类要发展,人的欲望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动力,人的欲望太过又引发灾难,为此,人类的所有思想都在救赎自己,老子的思想和其他宗教思想一样都在救赎,救赎是人类毕其一生的命运!而这些都是小救赎,大救赎是什么呢?下次再聊。 人生如梦
回复1楼文友: 15:0 : 5 谢谢您的安慰!您说的孤独,我压根儿就没有。我在解读《道德经》,也是在解读自己。您如对我的解读有好的见地,我会聆听的,会异常欣喜。至于您所说的应者寥寥,每篇拙作有百十号人看,我知足了!我的定位是一头耕牛。
2楼文友: 19:11:09 能到了解读《道理经》的份上了,是不孤独的,这一点我知道。我说的孤独是指参加讨论的人少,潜台词是在这个功利社会的影响下,能沉下心来思考人生的意义是极少数人,应者寥寥是一个遥远的褒美。关于《道德经》的解读问题,历史上有太多的大家解读,在此我不想再累述。我只想借此契机说一下人类文化中的救赎和自省,因为这是老子和众多思考者的初衷。许多人在解读哲人思想的时侯都停留在词意准确,思维脉络附会的怪圈中,难免落入纯学术沼泽,虽高深但莫测,难以实行为继,这也是中国哲学的弊病。通俗化的,深入浅出的讲解深奥思想的办法,从人类文化的开端讲清道理,沿着人类发展需求心的脉络阐述,就可能让人们明白哲人的苦心及其缺憾。人类之所以虽九死还一生,历万劫惟不灭,是有其天命昭昭的,这就是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再造功能。人类的各种思想和探求只是揣摸上帝的指向,这上帝就是自然的伟力。老子的《道德经》阐述的 道法自然 是一个大智慧,其意义需多种方式解读,索文图解会陷入僵局,也是历代文人常犯通病。在此探讨此类话题是南山善意,望玉峡耕牛心知。 人生如梦
衡水白癜风好的医院查询医生
活血化瘀通经络的方法
- 上一页:玄黄武神第一百六十六章水晶骸骨的哀求搭配
- 下一页:关键是要把他想的东西变成语言搭配
-
人生很短,哪来的那么多来日方长,珍惜眼前的一切,做自己喜欢的一束花的仪式感 花艺教学 花艺培训 烘焙
人生很短,哪来的那么多来日方长,珍惜眼前的一切,动手自己喜欢的一束花...
2024-07-11
-
在一起贵了你就会发现 他不仅会骂你 烦你 还会盖起被子继续睡 不管你哭成什么样都不会哄你 只会觉得你
在独自久了你就都会发现 他不仅都会责骂你 烦你 还都会盖起被子继续睡 不...
2024-05-11
-
广东药科的大学辅导员获第九届广东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二等奖
近日,第九届广西高等院校教师大学本科性战斗能力总四强赛圆满开端,经过...
2024-04-26
-
Aspex Management (HK) Limited平安保险美兰空港(00357)49.3万股
香港联交所最新资料显示,7同年5日,Aspex Management (HK) Limited年末美兰空港(00...
2024-04-22
-
哪有什么真直男 都是装直男 他发觉你生气了 需要哄 也发觉消息要及时回 也发觉要关心你 给你买喜欢的
哪有什么真直男 都是装直男 他究竟你羞愧了 必须拚命 也究竟消息要及时返...
2024-04-20
-
像冰箱 微波炉等电器的污渍,不能用碱性太大的清洁剂,这种专用的多功能清洁剂,它是植物萃取精华,气味很
像厨房 微波炉等五金的塑胶袋,不会用碱性多大的清洁剂,这种备有的多功...
2024-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