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再升级央行将在年推出全新.DG

回转窑设备2021年03月04日

不会是来打酱油或者打醋的金融监管再升级 央行将在2016年推出全新打分体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风险事件倒逼金融监管再次升级。

12月29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从2016年起,将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升级”为“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

东方证券银行首席分析师王剑解释称,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即MPA,是央行设计的一套打分体系,将以前央行关注的银行信贷扩展到广义信贷,包括债券、非标等放款手段,用来考量宏观风险水平,并且会根据每季度给商业银行的评分高低进行下一季度的引导,学术上则称“相机抉择”。

“对不同类别的商业银行打分,根据分数情况,对其进行奖励和惩罚,主要还是差别存款准备金率。”王剑解释。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李关政指出,MPA是对现有的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合意贷款管理机制的改进。准备金率、贷款规模也是货币政策工具,和金融稳定、宏观审慎的目标其实并不完全一致,而且具有明显的“行政干预”色彩。而MPA的核心是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也就是从管货币杠杆、管规模变成了管资本。

“原有的监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融资渠道多元化的新形势,而MPA可以将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同业资产等纳入其中,就可以减少银行与信托、证券、租赁、保险之间合谋进行监管套利的空间。”李关政认为。

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信贷规模一直维持在高位。央行对信贷规模管制的后果,就是很多需要信贷资金的机构则通过了多层套壳,进行监管套利。这也是过去几年非标、信托等影子银行大行其道,而带来的后果也就出现钱荒、股灾等让投资者记忆深刻的事件。

在央行官发布的消息中称,“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为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王剑指出,央行祭出一整套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根本目标是为了维持宏观金融体系的稳定,避免类似因监管不够协调或不够宏观,导致监管真空,小型、局部流动性危机每两年出现一次(温州事件、钱荒、股灾)。“对于长期业务审慎的商业银行,通过MPA实施之后,通过激励约束措施,能够使‘乖银行’从财务上实质性获利。”

对于广大百姓而言“宏观审慎性政策”这个词仍比较陌生。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1年陆家嘴论坛上曾普及道:“宏观审慎性政策”这个词过去用得不是很多,国际上也是用得不多,主要是把一些主要的概念汇总起来放入宏观审慎性政策体系的框架之内,主要内容还是以金融稳定为中心,即增强金融稳定。特别是防止系统性的金融风险为中心,以另一周期的宏观调节为特征所形成的政策体系。比较典型的就是巴塞尔三,也是G20所支持的政策。

中国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要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同时,国家********以及************也曾多次提及健全金融监管框架。

央行明确,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是MPA的核心,同时将关注狭义贷款向债券投资、股权及其他投资、买入反售资产等广义信贷,并按季度数据进行事后评估,利率定价也将是重点考察方面之一。

新巴塞尔协议新资本协议的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即是最低资本要求,这与央行祭出的MPA的核心点较为类似。而银监会在2011年也开始推行较巴三更为严格的国内版新资本协议。

此次MPA主要的考察对象是商业银行,并未对证券、保险等其他金融机构实施。“也是对前期高层会议要求金融监管统一的落实,不排除对其他金融机构也会出台类似的办法。”王剑分析。

李关政认为,MPA体系有可能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前奏。理论上讲,MPA的管理半径可以把银证保都囊括进来,特别是银行的资本监管是核心,同时证券、保险也都在实施资本监管,有可能资本监管权力就逐渐引渡到央行了。另外,MPA体系还包括了流动性、资产质量等其他方面,央行获得更宽泛的宏观审慎监管权,为下一步金融监管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文章尾部附背景链接:宏观审慎监管的由来)

“宏观审慎”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库克委员会首次提出。该委员会认为,对单个银行稳健运营的微观审慎监管,需要与宏观经济金融问题配套考虑,因为金融市场整体承受的问题与单个机构所反映的问题有所不同。

20世纪80年代,巴塞尔银行委员会进一步明确金融创新可能对金融体系风险有放大作用,要求特别防范金融创新可能给宏观金融稳定带来的损害。

1992年,国际社会又把宏观审慎的关注点放在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上,提出金融稳定评估规划,通过分析宏观审慎指标(简称MPIs),以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早期预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得到高度关注。危机表明,系统性风险呈现出“跨行业、跨市场、跨国界”传染等新特征;银行信贷投放的增加或减少,与经济增长率的上升或下降呈正向相关作用,金融体系的这种顺周期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冲击效应比预想的要更强。因此,以防范系统性风险、降低顺周期效应为主要内容的宏观审慎监管成为改革重点。

2010年G20首尔峰会上

,正式形成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性框架,并要求G20成员国执行。

附背景链接:

宏观审慎监管的由来

“宏观审慎”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库克委员会首次提出。该委员会认为,对单个银行稳健运营的微观审慎监管,需要与宏观经济金融问题配套考虑,因为金融市场整体承受的问题与单个机构所反映的问题有所不同。

20世纪80年代,巴塞尔银行委员会进一步明确金融创新可能对金融体系风险有放大作用,要求特别防范金融创新可能给宏观金融稳定带来的损害。

1992年,国际社会又把宏观审慎的关注点放在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上,提出金融稳定评估规划,通过分析宏观审慎指标(简称MPIs),以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早期预警。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审慎监管的重要性得到高度关注。危机表明,系统性风险呈现出“跨行业、跨市场、跨国界”传染等新特征;银行信贷投放的增加或减少,与经济增长率的上升或下降呈正向相关作用,金融体系的这种顺周期波动对经济周期的冲击效应比预想的要更强。因此,以防范系统性风险、降低顺周期效应为主要内容的宏观审慎监管成为改革重点。

2010年G20首尔峰会上,正式形成了宏观审慎监管的基础性框架,并要求G20成员国执行。

治疗卒中高血压首选药物
长沙前列腺炎
云浮有没有白癜风医院
相关阅读
“认真负责很有固执” 患者为普瑞医院超声医生点赞

来自永州的张女士对易衡外科医生的评价。 6月底15日,湘潭普瑞医务人员药...

2023-10-07
罗俊杰:提振工业在经济上仍然具有坚实的基础

4月19日上午,国务院电视新闻办公室举行电视新闻同月,介绍2022年一季度工...

2023-09-20
独一无二的外观设计单品!金镶翡翠“福上有福”!

熟悉玉器的朋友们都其实,就像和田玉讲究棉、细、富一样,珍珠讲究的是种...

2023-09-18
2022年7月7号生肖快乐指数。

2022年7月7号月历好船运基准。 文/易鑫 壬寅年 丁未月 辛酉日 星期四 农历八...

2023-09-14
巨型电影放映机和相框!进来感受vivo S15系列的实力

在5月19日晚,vivo举办了下一场主题为“每一拍戏,都有取而代之片感”的取...

2023-09-11
按揭提问:请问贵司机动车智能查验机器人是否有实际应用?

融资提问:请问贵司非机动车智慧稽查人工智慧是否有实际上领域?董秘回答...

2023-09-10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