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茄子刮脂排油粉碎者这些伪科学容易

机床2021年04月14日

如今朋友圈什么最多,养生、 鸡汤 、八卦嗑。朋友圈已成为健康类谣言重灾区。而带有好奇的点击,未经核实的分享,每个人都可能成为 伪科学 的盲信者和传播者。

致癌!有毒!!身亡!!! 转疯了!震惊了!!99%的人都该看!!! 一些 高大上 的谣言,顶着看似专家或权威的帽子,大谈养生与保健,其可信度很难被普通用户甄别。

日前,在中山大学举行的 辟谣大会 上公布的数据显示,食品健康类谣言成为转发量最高的谣言。戳破朋友圈的 伪科学 ,管理部门、新媒体和用户需合力。

谣言集中三大类

谣言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三类,这类文章往往带有 致癌 有毒 身亡 等词汇,喜欢用 100% 第一 等夸大性词语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我就是看看、分享,不评论。 60多岁的云南省安宁市王大爷,在女儿的帮助下注册了号,除了平时和孩子、老伙计们语音联系,最爱在朋友圈转发文章。

下拉几个页面,内容几乎都和健康、养生相关;打开订阅号,也几乎都是医疗、保健类公号。仔细分析王大爷分享的文章,阅读量基本都在10万以上,不少文章下面还插入了广告。

这样的现象并非个例。的朋友圈中便不乏分享健康文章的达人,颈椎病、减肥、美容,越是常见的健康问题,相关文章越多。不少文章宣称,天天坚持某项运动或者吃某种食物,能够根治某种疾病;还有各种用常识做 幌子 的科普贴,比如接听用左耳更安全、晚上不宜洗澡;一些文章最后还推出某种保健品,称集纳了某些食物的精华,效果更佳。

这种现象要区别来看。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王云亭将朋友圈的养生 伪科学 归为两类, 一类是善意转发的善意文章,不以欺骗为目的,但因为缺乏科学支撑,缺乏对适用人群的定位,而成为 伪科学\';另一类是存有营销等商业目的的 伪科学 传播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干部保健科科长朱振东持相同观点, 有些文章不无道理,比如减肥有助于预防糖尿病。但是很多文章却过分强调只要坚持吃什么东西或者做什么运动、按摩某些穴位,便可以减肥从而根治糖尿病,其中往往都有潜在的营销行为。 基本上推荐医疗保健产品的文章都有营销目的。 朱振东说。

采访的一位老年朋友,曾听信朋友圈文章,通过生吃茄子来刮脂排油。这篇文章来自一位自称养生专家的著作。 明显没有科学依据的做法对老人影响非常大。 朱振东说, 更有甚者,少数文章将目光投向了某些绝症病人。像肺癌晚期的患者,从医学上来说通常会选择常规治疗方式。但有的营销帖却宣称可以通过吃某种药物或者接受某种治疗根治,正规医生肯定不会写出这种昧良心的文章。

由于健康谣言传播广泛,部分转帖反复出现,不少读者深信不疑,危害很大。

日前,中山大学互联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等发布研究报告显示,谣言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疾病三类,这类文章往往带有 致癌 有毒 身亡 等词汇,喜欢用 100% 第一 等夸大性词语。

要是根据朋友圈里的提示,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做,压根没法正常生活。 北京工作的公务员韩美告诉,对于健康帖子自己一概无视。

制造噱头为推销

造谣传谣者背后往往有商业利益,不少公众号通过造谣文章博取点击出售广告,甚至直接推销产品

朋友圈里医疗健康帖增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只有有了健康意识,公众才会主动去获取健康知识,掌握了健康知识才有可能带来行为上的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朋友圈中分享医疗健康文章不是坏事,但是对阻断错误健康知识的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冠生说。

造谣者往往利用公众恐惧死亡、疾病的心理来制造噱头,传播错误健康知识。 中山大学互联与国家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志安教授指出, 实际上,造谣传谣者背后往往有着很强的商业利益驱使,不少公众号通过造谣文章博取点击率出售广告,甚至直接推销产品。

相比造谣者 干劲 十足,辟谣者却明显缺少动力。马冠生告诉,由于每天的诊疗任务繁重,还有科研论文需要撰写,大多数医学专家并没有时间进行科普文章的写作。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的区别
铜陵白癜风较好的医院
总全身乏力是什么原因
相关阅读
爱你是我的自由,就让你是我的感觉

往昔里你曾激浪勇进,不曾管天是晴割,幻想要若破灭随之粗犷,风卷浪花水...

2024-09-03
优化进返京政策主要采取哪些举措?北京疾控回应

央视网消息:7月6日凌晨,北京闭幕“新冠肺炎疫情根除工作”第379场新闻开...

2024-09-01
苹果VR/AR头盔曝光 传了10年的死讯终于要实现了吗?

【CNMO新闻网】自2019年风生水起的VR/AR概念,到2021年大热的“元时空”。三巨...

2024-08-25
【深度盘点】磷电池应用场景及工程案例

2022年以来,锂锂电池跨国企业频频亮相,不仅有的产品刊发会,也有新成立...

2024-08-19
消息称惠普将上架战X 2022 14 英寸锐龙版:搭载 R7 6800HS

IT之家 5 月 22 日消息,据IT之家Gmail“chengxd”独家壹周刊,科技公司将发行正...

2024-08-11
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在治疗侵入性耐药真菌感染研究获进展

近来,经济系材料学院刘润辉大学教授课题组在抗击波及特质致病真菌感染研...

2024-08-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