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论托市价下调是水稻的寒冬还是米企的计划
但多数厂商为了赢得市场份额 【分析评论】托市价下调,是水稻的“寒冬”还是米企的“暖春”?
分享到: 0
[导读]随着2017年水稻最低收购价的下调,多家米企松了口气,多年来“稻强米弱”的现象有望改善。
2017年水稻最低收购价已于2月17日公布,除了时间上较往年有所推后外,最低收购价依次下调了3元、2元、5元,分别为早籼稻130元、中晚籼稻136元和晚粳稻150元(元/百斤),国家的改革又向前迈了一大步。
一般来讲,发布时间越晚,最低收购价的变数也越大。此次价格下调,表现了国家对种植结构整改的决心,虽然对于水稻种植户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但却打开了市场上另一类企业的多年心结——米企。
多年来,\"稻强米弱\"一直是水稻市场的常态,这次的调整,仿佛让米企看到了希望,稻价回归市场有所期待。
减轻与粮库竞争压力
水稻最低保护价政策的出台,意在保护农户的种植效益。但随着托市价逐年的上涨,使得米企愈加吃不消。因为成本节节攀升,但米的价格却岿然不动,副产品价格也是涨涨跌跌,无法保证加工利润。
2017年水稻托市政策刚刚公布,着实让部分米企身上的担子稍稍轻了一些。一位黑龙江米业负责人很郑重的对笔者说:\"可算要松口气了,米企就能多干点活了\"。从言语中深深体会到,这些年米企也过的不易。
例如2016年东北产区特别是黑龙江托市力度空前的大,米企经过多年的消耗,周转资金十分吃力,政策性主导的市场,不敢囤积大量原粮,再加上运输交通向玉米、煤炭的倾斜,本是最赚钱的黄金期只能看着库存的大米干瞪眼。
同样,在南方受自然灾害的影响,2016年中晚籼稻减产,米企为保证全年生产量,不惜一路追涨收购价格,米厂门前收购价远高于国家托市价,背后的成本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水稻最低报价的下调,可缓解米企与粮库间抢粮的现象。
放下成本压力,提升竞争力
原粮成本的高低,是考量工厂能否实现加工利润最大化因素之一。水稻最低收购价格的下调可逐渐降低工厂的加工成本,使之慢慢形成行业内良性竞争,这样有助于米企更多的精力去加快工厂的品牌化建设。
品牌化的建设才能打开市场销路,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而非行业内的互相厮杀,低价竞争。你的米价格低,我比你更低的恶性循环,到头来米企心力憔悴,何谈发展。同时,随着水稻最低保护价的下调,米企认为2017年日子就会相对好过些。
首先有利于缩减南北方之间的价差,更多大米可以走出去。
其次,有利于阻碍进口米到货量,增加出口量。进口大米之所以能够呈爆发式的增长,主要与我国国产大米之间存在较大的价差,中间商有利润可图,使得中国从大米出口国转变成进口国。
综上所述:国内大米企业将从由\"寒冬\"向\"春天\"迈进,市场良性竞争才会使得米企用心去发展企业,建立可持续发展道路,逐渐树立优秀品牌,提升国际竞争力。这样才能循序渐进的让农户逐渐摆脱于依赖政策而去增加收益。同样对农民来讲,不要在种植品种上纠结,要在提高水稻质量、降低劳作成本,科学种田等方面来谋出路,才能与米企达成精诚合作,实现双向选择,最终走向双赢。
石家庄白癜风医院成都治疗癫痫
宁德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
爱你是我的自由,就让你是我的感觉
往昔里你曾激浪勇进,不曾管天是晴割,幻想要若破灭随之粗犷,风卷浪花水...
2024-09-03
-
优化进返京政策主要采取哪些举措?北京疾控回应
央视网消息:7月6日凌晨,北京闭幕“新冠肺炎疫情根除工作”第379场新闻开...
2024-09-01
-
苹果VR/AR头盔曝光 传了10年的死讯终于要实现了吗?
【CNMO新闻网】自2019年风生水起的VR/AR概念,到2021年大热的“元时空”。三巨...
2024-08-25
-
【深度盘点】磷电池应用场景及工程案例
2022年以来,锂锂电池跨国企业频频亮相,不仅有的产品刊发会,也有新成立...
2024-08-19
-
消息称惠普将上架战X 2022 14 英寸锐龙版:搭载 R7 6800HS
IT之家 5 月 22 日消息,据IT之家Gmail“chengxd”独家壹周刊,科技公司将发行正...
2024-08-11
-
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在治疗侵入性耐药真菌感染研究获进展
近来,经济系材料学院刘润辉大学教授课题组在抗击波及特质致病真菌感染研...
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