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快乐人际交往中为何有的人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依依不舍
人际交往中,为何有的人让我们感到不舒服?
现在,请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写下自己最讨厌的人具有的特质。
我写下的是:虚伪、强势、自以为是、撒谎成性、恶性自恋。
觉察一下,那些让我不舒服的人,几乎都具有其中一项或几项特质。是那个人让我不舒服,还是她身上的这些特质让我不舒服?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弄清真相。
我们的不舒服或许与眼前的这个人无关
你的不舒服,与这个人无关!如果有人这样告诉你,你肯定会大声抗议,怎么可能!就是这满口谎言/盛气凌人/笑里藏刀/虚情假意的人,让我不舒服!
如果追问一句,她只让你不舒服,还是也让别人不舒服?你看到的那些特质,是否别人也看到了?你讨厌她,是否有人喜欢她?
我们会发现,自己再讨厌的人,也有人不讨厌,甚至喜欢。更具体地说,她身上具有的某种特质,唤起了你不舒服的感觉,而别人看不到这种特质,或者对此免疫,或者对此有另外的解读。因此,你的不舒服只与你有关。
可是,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种观点:你讨厌那个人,是因为你自己身上有和她一样的特质。但在意识中,你认为那种特质是坏的。而承认自己是坏的太痛苦了,太不好接受,于是把这种坏投射在别人身上。同时,认为别人是坏的也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我们可以因此瞧不起她,对她的行为嗤之以鼻,并在内心里获得一种优越感。
这一点,看自己比较难,看别人比较容易。一次,我在一个女人面前提到她的一个朋友如何有爱心,做了不少公益活动。没想到她马上很不屑的对我说:那是你不了解她,她很虚伪,对员工很吝很多站关键词排名都出现了波动啬!我心中一惊,因为虚伪与对下属不好这两点,一直是我认为她具有的最大问题。当时就想,是不是我在说别人有什么毛病时,这其实也是我自己的毛病?
2006年,这个观点有了一个绝佳例证。过去一直高举反同性恋大旗的美国知名福音派牧师泰德哈格德,被一名男妓揭露两人有三年的性关系。这项丑闻让哈格德被迫辞去全国福音协会主席职务,同时被他一手创建的新生命教会免职。这不是孤例。2013年6月,有着30余年历史的反同性恋团体出埃及记的主席艾伦钱伯斯(Alan Chambers),承认自己是同性恋,并就该组织多年来对非异性恋者的伤害公开发表道歉,宣布解散该机构。
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只见他人眼中的刺,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机制。乔纳森海特在《象与骑象人》中说,古今中外最具普世真理的箴言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很虚伪,当我们蔑视别人虚伪之时,更显得自己加倍虚伪。
心理学还有一种观点:你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她,而是喜欢自己在她面前的感觉。那么,你讨厌一个人,也不是讨厌她,而是讨厌自己被她唤起的那种感觉。譬如,我特别讨厌强势的女人,是因为她们的强势唤醒了我内在的虚弱。而虚弱是一种让人很不舒服的感觉,同时承认自己虚弱也会引发一种羞耻感。同样,我们容易被一个总是自以为是的人,唤起自己一无所是的感觉;被一个极度整洁卫生的人,唤起自己邋遢的感觉;被一个撒谎成性的人,唤起被愚弄的感觉;被一个好人唤起自己是坏人的感觉等。(而那些自恋、偏执等人格障碍者,更容易唤起我们的负面感觉,对这些人另写文讨论。)我们因为不喜欢这些负面的感觉,所以也不喜欢唤起这种感觉的人。
还有一种可能,这些特质我们没有,但这些特质带来的一些东西让我们羡慕嫉妒恨。譬如,表面上我们是讨厌一个人的虚伪,但实际上我们可能羡慕她的八面玲珑或处事圆滑,也有可能嫉妒或恨她靠虚伪得到的成功。我们讨厌一个人的自恋,也许羡慕她那种永远觉得自己最好的状态。听到一个例子,一个相貌平平的女人,特别讨厌水性杨花的女人。深入觉察,才发现自己讨厌的深层原因,是嫉妒她们对男性的吸引力。
不舒服背后也许有一道未疗愈的伤口
人类的负面特质林林总总,我们为什么只对某些特质毫无抵抗力呢?这大概和每个人的成长经历有关。
我之所以讨厌虚伪、强势、自以为是、撒谎成性、恶性自恋的人,也许是因为我的童年经历。大约在我六岁时发生了一件事,这件事对我的伤害如此严重,以至于成为我最早的记忆(我曾在《最早记忆蕴藏的人生密码》一文中对此有详细分析)。小时候有一个阶段我收集漂亮的火柴盒,也许因为这个爱好,我有一次到村里一户人家的厨房去拿火柴。往外走的时候,被这家的女主人抓了个现行。她很凶地叫嚷着,并去找母亲告状。我顿觉大祸临头,极度恐慌。我离开了她家,开始逃跑,却不知要逃向哪里。我惊慌失措地站在村子里的一条小路上,感受着漠漠的恐惧自此,那种恐惧感深深印在我的生命里,笼罩了我整个童年。
在这个偷火柴事件里,虚伪、强势、自以为是、撒谎成性、恶性自恋这些特质都存在。我母亲是一个十分严厉的女人,我自小就害怕她。除了强势外,她几乎不自恋,同时也没有虚伪、撒谎等特质。而那个向母亲告密的人,被村里人戏称为万事通,她经常夸夸其谈,仿佛世上没有她不知道的事情。她具备了除了强势之外的所有属于村里的特困户。得知这个情况后特质。也许她就是我讨厌的那类人物的原型。每遇到这类人,就激活了我童年经历的那种恐惧、羞耻以及被出卖的体验。而且,很有趣的是,我讨厌的几个人几乎都是女性,很少有男性因为强势或虚伪让我想躲开。
对于这种心理机制,美国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在《情感勒索》中有着精彩的描述。她将此称为热键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的富集情感的敏感神经束。每一个热键就像一个充电电池,存储着我们末了的心事,积蓄着我们的仇恨、内疚、不安全感和脆弱。这些都是我们的弱点,是由我们的基本品质、敏感性以及小时候的经历共同塑造的。她说,储存在我们热键中的情感和记忆可能会变得模糊,但是当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勾起了我们埋藏在内心的记忆时,其所引起的反应会超越思想和理性的约束,长期贮藏和蓄势待发的纯粹情感就会奔流而出。
可见,是谁让我们不舒服?是那些我们没有修复好的创伤,以及我们不接纳的自己的某些特质,而不是眼前的这个人。
拥抱自己的人格对立面
如果把我们喜欢的、正向的人格特质称为A,那么我们讨厌的、负向的人格特质就是-A。我们会发现世界上有许多吊诡的现象:A和-A总是如影随形。譬如,同性恋者做着反同性恋的工作;洁癖者找一个邋遢的伴侣;极端厌恶自恋的人,却长期为一个自恋者工作。
武志红在他的文章《谁是你的人格对立面?》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一个自认为负责、勤劳、善解人意、顽固、强势的企业家,却选择了一个不负、懒惰、任性、灵活、容易受人摆布拍档。武志红认为,选择这个拍档,不是这个老板做生意的需要,而是他内心的需要,他需要找一个人,把内心深处被严重压抑的东西投射到这个人身上。这样,他可以理直气壮地将内心的冲突转嫁到这个外部关系上来,从而在极大程度上减轻了自己的痛苦。
这种观点得到了心理学家的验证。美国科学家曾在1996年的一项著名测试中发现,最恐同的异性恋单身男子反而对同性性行为有着特别强的渴求。美国佛罗里达州大学的心理学博士Nathan A. Heflick,在他的测试中发现,在观看男同性恋色情片时,那些曾在调查问卷中填写最讨厌同性恋或对男同性恋色情片很反感的恐同组受试者,性兴奋程度明显高于非恐同组受试者。他认为这一研究结果证实了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即人们极端憎恨的对象,往往是他们潜意识里的最大需求。
因此,严重压抑自己的-A,它会通过在你身边设置一个让你不舒服的人来替你表达。那么,是不是我们接纳了自己的全部特质,世界上就没有让我们不舒服的人了?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是这样。
当一个人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框架,或许就会达到这种境界。台湾证严法师就有普天三无的说法,即普天之下,无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无我不能相信的人;普天之下,无我不能原谅的人。
我们普通人,也许可以通过一个练习来拥抱自己的人格对立面。武志红在他的文章中提供了这个练习:
1.列出你的所有重要个性,也即列出A。
2.找出-A。
3.对自己说,我可以A,也可以-A。
他提醒,在找出A与-A时,不要停留在表面意思上,而一定要用自己的语言来贴切地表达出内心的感受。比如,我的A是真诚,-A就是虚伪,这种虚伪有时包含了对一件事的弹性与变通。
对我来说,这个练习是这样的:我带着感觉对自己说,我可以真诚待人、尊重事实;我也可以稍为变通、更有弹性;我可以同时拥有真诚待人、尊重事实,也可以稍为变通、更有弹性,这是一种非常美好的体验。
小儿科骨外科滨州白癜风治疗费用- 上一页:素女寻仙第1553章收获忠诚
- 下一页:极限挑战黄渤刘桦象山江湖重聚201711
-
卵巢功能有所改善能逆转吗?
导读: 乳腺的机能包含产生胎盘和激素性激素。乳腺机能有所提高,不仅都...
2023-10-07
-
碧桂园成功发售5亿元公司债 票面利率4.5%
北京商报讯(记者 王寅浩)5月底20日隔日,万科发布公告称,失败出版2022年...
2023-09-20
-
《帝国4》公布新赛季中文预告“地图怪物”来袭
《IV4》发布新本赛季英文版MV“图表怪兽”来袭 《IV4》第二本赛季还有一个...
2023-09-11
-
研究100+小红书热门标题,我总结小红书标题的万能关系式
编辑导语:俗话说得好,书名是一篇文里面的胸部,一个好的书名是非常举足...
2023-09-10
-
科学安排教学工作 及时公开发表提示信息 北京市教委部署近期高校教育教学工作
央广网北京6月13日消息 为好处地应付新冠鼠疫防控背景下全国高校管理面临...
2023-09-06
-
上海社会面新增+2!7同月前各区每周末将安排一次社区筛查
时至今日(6翌年15日)17:00,南京闭幕新冠心肌梗塞禽流感安全性评估社会日...
2023-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