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服务实体经济之道

模具加工设备/配件2019年09月26日

   | 发布者:谷会京 | 来自工程机械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则对银行的垄断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经济学来看,垄断有三种,即自然垄断、经济垄断、...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则对银行的垄断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从经济学来看,垄断有三种,即自然垄断、经济垄断、行政垄断。银行不占有自然资源所以不存在自然垄断。再来看经济垄断,西方微观经济学将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四个层面市场中有三个存在垄断,因而垄断是一种常态。早些年在美国,对垄断的定义是:单一机构的单一产品在单一市场中的占有率超过60%。在中国《反垄断法》中,一个企业一种产品在市场中的占有率超过50%,两个企业加在一起超过75%时叫垄断。中国银行业中有哪一家银行到达了这个标准?在中国,银行不属于行政范畴,因而不存在行政垄断。中国的银行业不存在垄断,但中国的银行业却存在着卖方优势地位。在金融市场中,作为存贷款的金融替代品还很少,规模也还太小。今后,应当通过金融创新,有效地发展存贷款金融替代品,不但存贷款金融替代品的品种要增加,而且规模还要足够大。卖方优势意味着市场的不成熟。在市场上,一种产品的定价绝不仅仅是由买方和卖方决定的,还应和这种产品的替代品一起定价。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健华认为,中国的银行业不是垄断行业,有一定利差也属正常,但对基层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和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必须加以解决。中国目前的小微企业和 三农 融资难、融资贵,主要来源于结构性方面的问题。一是市场结构方面的问题。在国外,大企业较多地利用资本市场融资,通过发债来解决融资问题,由于这样本钱相对较低,这样逼着银行也要做小企业融资。这就是一种结构性替代 资本市场对信贷市场的替换。而在我国,直接融资没有发展起来,还缺少这种结构性的替代,对大银行的竞争压力还不够。二是银行产品结构方面的问题。比如中间业务产品、真正的理财产品都可以替换信贷产品,但我国银行在这方面同样存在不足。3是金融机构的组织体系结构方面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大银行也有经营小企业业务的,也存在很多成功案例,但更多的还是依托社区型的小金融机构来服务小企业和基层客户。同时,国外的大银行基本都是从小银行发展起来的,是从基层业务做起的,有一套完全的风险评估技术和管理技术等。而我国的四大银行,历史上就是从做大企业起家的,做大企业信贷和小企业信贷的风险技术不完全一样,需要有一个学习的进程。大银行的层级太多,大银行做小企业金融服务,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模式。对于基层金融服务不足的问题,银行应增加供给,增设一些小型的、社区型的金融机构以及服务小微企业和服务 三农 的金融机构,增加竞争性的供给。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认为,中国的银行业在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延续、稳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较低、金融资产包括全社会资产证券化率较低、制度创新不足、价格垄断带来垄断利润、银行收费项目越来越多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银行应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改进:一是创新制度。尤其是准入制度要做适当的调剂,构成一个多元化的金融结构,让小的金融机构,面对社区的、农民的金融机构有很好的发展,让民间资本发挥作用。2是调整结构。提高中国的金融市场化程度,同时大幅度推进资产证券化,大力发展债券市场。3是完善监管。金融准入是有标准的,不能每一个地方都弄金融改革试验区,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办金融机构。4是推动金融和经济良性互动、良性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贺力平认为,近年来中国银行业整体事迹显著提高,一些报道中所谓的 利差论 和 垄断论 的观点,表面看是对的,但与现实情况并不完全一致。从央行规定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变动额可以看出,近年来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利差并没有扩大,而是有所减少;从有效存款利率(理财产品利率)来看,近年来通过理财产品的竞争,理财产品的利率水平是浮动的,有效存款利率是上升的;从银行业机构格局(市场结构)来看,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更加接近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企业之间的竞争往往不是通过价格竞争,而是通过服务、建立品牌效应等,这种方式对消费者是有好处的,对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是有好处的。应当看到,银行经营规模快速扩大,主要反应宏观经济快速增长;银行非贷款业务等较快增长,主要反映实体经济部门对银行服务的新需求。在许多新兴银行业务中,银行在收费定价上处于优势地位。由此可见,一方面,我国国有银行改制上市对银行业的行为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国内许多银行自2004年改制上市以后,长期处于业务扩张和盈利增长的双重压力下,前者主要因为要维持市场份额,后者主要是为证券市场后续融资考虑。另一方面,业务扩大带来了银行总资产的增长,而在监管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总资产的增长必须满足资本金的要求,进一步转化为证券市场后续融资的新压力。资产业务业绩快速发展的同时,许多银行机构也出现了明显的本钱控制偏向,促使银行经营成本的增长在近几年稍慢于收入增长,从而带来盈利的稳步快速增长。这跟银行股权结构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银行应在支持实体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校长王广谦提出,历史上银行就是和实体经济互动发展起来的,银行存在的价值就体现在支持实体经济上。对银行来说,由于存在风险防范的束缚和利润的束缚,资金很容易投入到大的企业和大的行业中;中小企业风险大,业务本钱高,取得资金的难度自然会很大。这是很正常的,是由市场经济本身所决定的。在现实中,许多容易取得资金支持的企业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多资金,许多迫切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也并不是将资金全部用来发展生产和经营,很大一部分用于偿还其债务,使它脆弱的资金链不至于断裂。这主要归于市场机制的不完善,特别是价格机制的不完善。目前,金融产品的价格机制并没有完全市场化,民间利率与社会平均利润率严重脱节。因此,下一步虽然需要全方位深化,但最少两个关键点值得特别关注。其一,利率市场化。没有利率市场化,无论如何不能形成真正的市场机制。市场运行机制在利率管制下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联系也不可能自然内化为规律。在目前的条件下,大银行要在两方面努力:一是在贷款结构和比例方面尽可能向中小企业倾斜;二是扩大利率定价权,给那些真正需要资金和能够承当较高利率的中小企业更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其二,让民间金融机构正规化、合法化,同时加以监管。民间金融机构对当地的情况比较了解,容易判断真实的资金需求。同时,不要引导和鼓励小金融企业做大做强,应引导其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构成利益共同体。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认为,大型商业银行为大型企业服务这是现实,但大型商业银行也应转变经营理念,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满足这一类市场主体的需求。针对当前中小微企业反应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银行机构应规范收费行动,建立科学合理透明的收费制度,公布具体收费标准,严禁一切违规收费;充分斟酌小微企业缺少有效抵质押, 三农 客户遭到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积极创造量体裁衣式产品,满足实体经济对金融服务多元化的需要;优化服务体系,完善点布局和渠道建设。银行应重视长远,建立将小微企业作为长期优质客户的理念,建立支持薄弱环节的长效机制。另外,银行还需在创新担保方式上加大力度,大力推广存货、应收账款、专利权等动产质押,盘活目前的自有资产及探索采矿权、门票收费权、海洋使用权等权益质押,以减少小企业的担保费用。最后,银行应当为企业转型升级服务,特别应该为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服务。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宋逢明提出,银行业在对实体经济提供服务时要关注如下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银行业对实体经济服务要与国家经济转型、结构调整相适应。中国经济转型面临着从产品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的过程;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也由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变为发展内需,加大消费和投资力度。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是银行在为实体经济服务方面需要斟酌的问题。其次是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要与国家发展的横向战略和纵向战略相适应。一方面银行业在布局金融服务时,一定要考虑到国家的梯度经济发展战略。同时,在纵向方面,应该注意供应链、上下游配套的金融服务。第三是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服务应该与经济发展的动力相适应。真正的创新企业成功的关键是项目要好,大银行在这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极其庞大的客户群和极为庞大的营销络,也就是说完全有条件进行项目的挑选。这实际上是与银行综合化经营联系在一起的。第四是建设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中小企业有的在大城市,有的在中小城市,也有的遍布乡镇,大银行曾提出过向中心城市行发展的服务战略,到中心城市发展并不意味着不为中小企业服务,大量集中在大城市的中小企业需要提供服务。如果是县域以下,可以发展小型民间金融,使民间金融阳光化,使其规范并接受监管,从而建立和发展起多层次、立体化的金融服务体系。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谢太峰认为,首先,实体经济的外延和内涵比传统的理解大很多,应该包括一切物资产品、精神产品和服务及生产流通与消费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的范围,从具体行业来看,应该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讯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资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应该包括教育、文化、知识、艺术、信息和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从产业来看,既应当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也应当包括除金融业以外的第三产业;从再生产进程来看,它既应当包括商品和服务的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也应该包括商品和服务的消费环节。虽然房地产住房也可能成为投机的对象,但不能否认其生产属于实体经济。第二,银行一直在服务实体经济。从银行的产生来看,银行就是为实体经济而产生,离开实体经济银行就不能生存,银行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在中国金融体系中,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由此可见银行在经济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国内的资产泡沫、投机炒作、实体经济不振,这些不能归因于银行。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出口和投资,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太小,在这类模式下,实体经济的下滑是必然的。第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大银行。中小企业融资难,不能因此就说银行没有支持实体经济。银行,尤其是大银行必定有其定位,一味要求大银行支持小微企业是不现实的。应构成大银行、中银行、小银行,乃至微型银行这样一个多层次的银行体系,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才是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最根本路径。

小程序免费制作平台
小孩不消化口臭怎么办
儿童健脾胃的常用药
相关阅读
相媲美天然钻石,研究人员培育出最大10克拉的人工钻石

科幻新媒体6月23日讯(刘亚珠) 据悉,经过西田的金刚石被称作红宝石,红...

2023-11-25
芬兰将成为第三个被俄罗斯断供煤的欧洲国家

在拒绝以列伊现金后,挪威即将成为第三个被俄国断供天然气的中欧国家政府...

2023-10-29
科英布拉该大学历史知多少 | 葡萄牙高校通

今年,波尔图医大学半世纪了它732岁的初次见面。这所医大学是巴西近代最上...

2023-10-23
美股短线跳水,三大股指尽数转跌

铝媒体 App 5月20日第一时间,美股短线艺术体操,三大期货剩余转跌。截至目...

2023-10-21
最高检:继续掩埋涉民企“挂案”,监督248件民事裁判

今年季度,检察长对248件影响非公经济发展的民事球证指出督导观点。4年末...

2023-10-18
永定县时代的未来,要看特斯拉蔚小理的脸色?

永定县早期,迎来了一个秋天。 作为极低新动力电池组“企业一哥”和创业...

2023-10-15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