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全省农业产业化经
最近,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省委副书记、省长 多次指出:“湖南目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到 0%,今后一段时间要提高到50%以上,着力实现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突破。”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推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跨越发展,我们于近期到长沙、岳阳、益阳、永州、湘潭、邵阳等市部分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调研,深感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来势看好,前景广阔,潜力无限。
1 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大。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全省注册登记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4.6万家。去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060亿元,同比增长18.4%。今年1—9月完成销售收入19 7亿元,同比增长29.2%;实现利税116亿元,同比增长1 .7%;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9.9%,成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龙头企业规模迅速壮大。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了2712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 5家、省级龙头企业280家。今年1—9月,全省 15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1162亿元,同比增长4 .9%,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59.9%。
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成。今年以来,全省有210家规模以上企业陆续实施扩改和新建项目,累计投入将突破150亿元。长沙市共确定20个农产品加工重点建设项目、 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技改项目,项目总投资44.09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省有 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与中国农科院、中国科学院等60多家科研院所开展了科技合作,有51家龙头企业自主组建了研发中心。省茶叶公司、熙可食品、正虹科技、明园蜂业等7家企业被农业部认定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中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已有19家,获得“中国名牌”的已有11家,通过ISO9000系列、HACCP等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龙头企业达到了400多家。
加工园区初显产业集群效应。全省农产品加工园区和板块发展到61个,入园企业超过5700多家,带动劳动力就业156万人。其中,怀化工业园、浏阳生物园、岳阳君山工业园等6个园区被批准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平江工业园区、宁乡农业科技园等5个园区被新认定为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
2各地各部门坚持把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举措,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农业产业化,推进富民强省战略,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加强对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根据《湖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省乡镇企业局加强了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指导,对不同行业根据不同资源特点和发展现状,采取了不同的指导方略。注重引导产业集群发展,围绕“一个优势产品一个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突出抓优质大米、柑橘、生猪、茶叶、油料、淡水产品等主导产业的集群发展;引导龙头企业向加工园区聚集,要求新建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原则上都要进入工业园区。
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省财政每年都要安排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贴息资金,重点用于扶持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强化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运行监测,适时将148家符合条件的市级龙头企业增评为省级龙头企业,同时争取到11家龙头企业被新评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开展湖南省农业产业化十大标志性示范企业、十大出口创汇示范企业、十大品牌创建示范企业、十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十大领办专业合作组织示范企业的“五个十”创建活动。分别在粮食、水产、茶叶、油料、果蔬等行业确定重点企业,引导隆平米业、粒粒晶粮油、洞庭水殖、省茶业公司、金浩茶油等重点企业加速扩张。
强化科技创新服务。省科技厅和省乡镇企业局联合下发了《关于鼓励和促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从财政、税收、信贷、用地等方面扶持企业组建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省乡镇企业局连续举办农产品加工科企对接活动,促成一大批龙头企业与科研院所签约。各地加强农业科技培训,对100多万农业龙头企业职工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
完善利益联结机制。省农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对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联结基地面积做出明确要求,引导龙头企业在巩固完善“订单农业”、“公司+大户”发展模式的同时,创造了“龙头企业+农业公司+农业工人”、“股份合作”等发展新模式。
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几大“瓶颈”。
原料供应问题。部分产业原料品种不优,尤其缺少加工型原料品种。以养殖业为例,我省多数是小规模养殖、散户养殖居多,养殖环节缺乏标准化管理,原料品质适应不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需求。大量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的小企业与大企业争抢原料,也加剧了原料供应矛盾。
无序发展问题。由于农产品加工业的准入门槛较低,众多同类型小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制约了我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现在,全省大米、油料、茶叶、畜禽养殖加工企业,平均到每个县(市区)分别有46家、28家、9家、42家。
企业融资问题。由于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数处于快速成长期,亟需信贷支持。近几年农业发展银行为此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其他银行贷款投入十分有限。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面临手续繁杂、门槛高的难题,银行对小规模企业不愿授信,信贷担保体系不健全,均不同程度造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融资难。
政策扶持问题。不少企业反映,农产品加工增值税抵扣不合理,其进项税率为1 %,但深加工后的销项税率为17%,比一般工业企业要多承担4个百分点的增值税税赋,且面向农民收购原料时,因农民无法出具增值税发票,企业无法获得抵扣。出口退税率太低。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退税率平均约1 %,不仅低于一般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国内其他出口行业平均17%的出口退税率,企业因此至少降低了4个百分点的盈利率。此外,有些收费不合理,财政扶持资金也有待加强。
利益联结问题。目前,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合作组织、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健全,缺乏法律约束力。目前推广面较大的“订单”农业,企业与农民不属于同一利益主体,在市场风险的规避上很难统一思想。有的企业反映,市场行情好时,订单成交也只有40%。
管理体制问题。发展农产品加工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工作,相关的职能部门涉及农口、工口、财政、发改、商贸等多个部门,省乡镇企业局(农业产业化服务局)作为主管部门,承担全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管理工作。但在市县一级,农产品加工业主管部门的设置却不相同,有的属经委、有的属农业局、还有的属农办,管理体制的混乱弱化了行政服务效能,提高了管理成本,企业无所适从。
4 按照“一化三基”的要求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重在夯实基础,力求突破。
加快推进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必须从以下七个方面力求突破。
一是以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为重点,突出抓好行业整合。企业整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途径。把企业整合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建议重点加大粮食、植物油、畜禽、茶叶、果蔬、竹木等六大产业的整合力度。鼓励现有的优势企业盘活存量资本,开展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整合、兼并和收购,实现低成本扩张。出台专门的政策。我省建议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由省政府出台促进行业整合的专门政策,解决涉及土地、税收、资产评估、商标变更、地方保护等方面的难点问题,减少整合成本。加强组织领导。我们建议就粮食、植物油、畜禽、茶叶、果蔬、竹木六大产业的整合分别成立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坚持“扶优扶大、优胜劣汰”的原则,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全面推进行业整合工作。今后无论是新办农产品加工企业,还是企业上新的建设项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要严格把关,加强可行性研究,科学安排产业发展规划。
二是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为重点,突出抓好精深加工。引导企业树立“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努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强化科企对接。支持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各类科研院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鼓励科研院所和农业科技人才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参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构建以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快技术改造。鼓励企业积极实施技改项目,将企业技改列入各级政府的重点扶持范围,重点实施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关联度广、带动作用强、技术水平高的技术改造项目,引进和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淘汰落后产能。加大扶持力度。重点扶持龙头企业自主组建研发中心和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对进入重点扶持笼子的技改项目,可以视技改成效,采取税收返还的形式给予扶持。
三是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为重点,突出抓好品牌创建。引导龙头企业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围绕质量塑造品牌,围绕品牌开拓市场。推进管理创新,提高加工产品质量。引导企业家树立品牌经营理念,积极进行ISO14000、Haccp等认证,通过标准化的手段来规范生产、加工、包装的全过程。推进品牌创建,做大做强名牌产品。科学制定品牌产品发展规划,支持特色加工产品注册,大力开展名牌产品推荐认定,做大做强名牌产品。发挥我省现有影响力较大的知名品牌的带动作用,在粮、猪、油、茶叶等行业中选择个强势品牌,以此为依托推进品牌整合,加快形成名牌产品产业链。推进营销创新,提高名牌产品知名度。强化品牌营销创新,充分利用各类农业展示展销平台、大众媒体等宣传推介品牌,扩大品牌影响。抓好加工产品流通,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升级,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直销络,广泛运用现代配送体系、电子商务等形式,加强品牌农产品组织营销,促进我省品牌加工产品早日成为全国品牌、世界品牌。
四是以增加企业发展投入为重点,突出抓好融资服务。坚持多条腿走路、多举措并行,努力构建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投融资体系,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全面开展银企合作。鼓励龙头企业在财政支持下参与担保体系建设,增强信贷担保能力。针对企业季节性收购原料流动资金需求量大的特点,协调有关商业银行减少贷款环节,简化贷款手续,降低贷款费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在今年开展“长株潭”地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基础上,尽快将此项政策全面铺开,同时降低设立小额贷款公司的注册资金门槛,激活民营资本。加快资本运营步伐。引导企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资本运营,通过联合、兼并、收购、股份制改造等方式,用活社会资金。尽快把一些条件成熟的优势企业推向证券市场,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利用“中部崛起”和扩大内需政策,承接好沿海产业资本转移,引进战略投资者。
五是以汇聚各类生产要素为重点,突出抓好环境优化。完善落实税费优惠政策。要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费负担,建议将农产品加工业增值税进、销项税率统一调整为1 %,改进农产品原料收购抵扣方式,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从基地收购农产品原料,由企业建立台账,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者农户签名,税务部门认可给予增值税全额抵扣。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建议省财政按照财政收入增长比重,适当增加农产品加工业专项扶持资金。按照省政府有关文件关于“各级政府要根据财力增长逐步增加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的要求,各级要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强化主管部门工作职能。针对农产品加工业管理体制不顺、主管部门职能弱化的现状,建议省政府将目前分散在各部门的农产品加工业管理职能整合到省乡镇企业局(农业产业化服务局),增强其组织协调能力。
六是以实现农企双赢为重点,突出抓好利益联结机制的完善。原料基地发展的快慢、品质的优劣,取决于农企利益联结机制是否完善。要引导龙头企业从长远战略出发,树立“农民兴、基地兴、企业兴”的理念,切实加强农企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认真贯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重点抓好粮食、生猪、油料、柑橘、水产、茶叶、棉麻等产业的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采取有利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税收和金融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中来。规范“订单农业”。要规范订单合同的内容,增强合同的法律约束性,提高订单履约率。创新利益联结模式。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农业公司+农业工人”“股份合作”等发展新模式,使农民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为实现基地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奠定基础。
七是以提高企业家素质为重点,突出抓好教育培训。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院校的联系,有计划的组织企业家到这些院所开展中短期培训。组织龙头企业到省内外、国内外的先进地区和优秀企业去参观考察,不断增强企业家具有世界经济发展眼光的能力。积极组织企业家与各级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开展座谈,面对面交流。此外,还要分产业定期召开专题交流会议,加深了解,形成共识,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用。
(来源:湖南-湖南(长沙))
小宝宝上火便秘怎么办小孩突然流鼻血是什么原因
宝宝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
盂县北下庄乡“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七一朗诵邀请赛圆满举办
“出淤泥而不染,苍清涟而不附身……”清韵悠扬的的音乐、铿锵有力的诵读...
2023-11-25
-
6月26日,广州市旅游零售业职业学校2022年特长生招生面试启动
6同月26日天河区旅游观光国际贸易职业了学校2022年擅长于生理科考取启动 为...
2023-10-29
-
老外网评开玩笑的5道中国菜,麻婆豆腐上榜,第4种吃起来很过瘾
随着我们中国人在近年来的声望愈加大,愈加多的中国人元素都被贮存了近年...
2023-10-13
-
为吃榨菜也是拼了?吉利&孚能科技12GWh电池项目动工
为吃榨菜也是拼了?大黑&恩能高科技12GWh充电电池工程项目开工 5年初19日...
2023-10-12
-
求函数最值,一般方法和解决办法,和你想的可能不一样
求取formula_最绝对值的情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平时我们用得最多的步骤,...
2023-10-09
-
蒋勤勤高清照片被修复,老戏骨陈建斌的太太,颜值比甄嬛还美
蒋勤勤较亚洲台图片被复建,才想到老戏骨陈建斌的老婆,原来这么迷人。 ...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