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鹿寨县党校六课堂灵活育人才

设备电焊/切割设备2020年09月10日

鹿寨县党校:“六课堂”灵活育人才

广西鹿寨讯近年来,鹿寨县在推进党校教学体制改革中,积极拓宽党校教育培训渠道,探索形成了六个课堂齐头并进、灵活培养人才的党校教育培训新模式。党校课堂全覆盖。把党校作为党校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先后在县乡党校和村级分校举办村支书、村委主任、村干部、农村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骨干农民、致富能手、农村党员经纪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新提拔领导干部、优秀青年干部、新农村新女性干部等数十种主体班次的培训班,建立健全横到边、纵到底的培训络,较好地搭建起农村党员培训大平台。基地课堂树标杆。把一些成规模的种养示范基地建成农村党员大培训基地课堂,组织党员、群众到基地参观、学习和实践,增强发展生产、积极创业的信心。如在寨沙镇下寨屯建立的猪-沼-桑-蚕生态模式桑蚕种植示范基地,不仅影响和带动本地主导产业的形成、发展和壮大,还辐射到周边市县,为该县和永福等地培养了一批种养技术骨干。农家课堂搭舞台。在全县各村屯挑选党员中心户、致富能手等作为培训户对此,设立农家课堂,对农村党员展开培训。目前,全县已建立的107个农家课堂,正充分发挥着小课堂、大舞台的作用。如黄冕乡黄冕村上坪屯农民焦锐志的种养技术农家课堂,不但培养了大批种养技术骨干,还促进业主扩大种养经营范围,实现了自身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实践课堂提技能。有针对性地组织涉农部门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向党员、群众传授技术;组织党员群众边学习边劳动,再把实践中的问题带回到课堂、培训班上来讨论,总结提高。学员学习期满后,技术人员继续给予回访和服务,帮助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将他们培养成为土专家、田秀才。流动课堂解难题。在种养产业相对集中的乡镇、村屯,以流动课堂的形式,对党员、群众进行技术培训,接受群众现场咨询;以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或组织外出参观学习的方式,促进经验交流,使培训更有针对性。该县去年11月启动流动党校建设,分别从县委党校、农口单位、组织部、司法、计生等相关单位抽调精干人员52人组成师资团,轮流到乡镇村屯授课。远程课堂穿时空。积极探索现代培训手段,不断增加党员电教播放点。目前共建成各级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播放站点148个,定期组织党员群众收看科技、政策、信息等知识,改变了党员电教工作受时空限制的历史。同时,改革电教碟片管理播放模式,开展党员电教直通车活动,将电教碟片统一收集、存放在乡镇片库,并按组分装成流通车,由村党校根据群众需求和播放进度领取,屯播放点和电教中心户借回去播放,归还碟片时报送播放情况和群众意见,实现了对远程课堂的有效管理。(廖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