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得发抖
三伏天,冷得发抖,天气预报说,台风的缘故。窝在床上,百无聊赖,隔窗听雨。好在阅读还可令人愉悦。当然,你需要选择甄别,犹如万千人众里寻找爱人,属于可遇不可求。
放下,关掉,世界似乎隔绝在外。也许只有文字才能搭建起这样的桥梁,用细节回味、深情诉说、岁月回眸、愤懑呐喊的方式,将闪烁温度智慧之光的一个个片段呈现出来,让人在斗室之内方寸之间体会到某种不同,我们常常将它称之为灵魂的高度。
如今,在文学这条道上,确是不好混的。媚俗化文字大量覆盖,纯文学正在边缘化,艺术家在红尘和精神之间狼奔豕突,诗人徘徊在有用和无用之间。因为从诗歌中获取使用价值的可能性实在太小,人们往往选择中断或放弃。
能坚持下来的,一定是真正热爱的人。顾城说过:“写诗不仅仅是反映什么,它显示事物的来源,心灵和上天的光辉。光明出现,黑暗消隐,早晨到来,噩梦飘散。”在这条路上,还有保存着纯正活力——对诗歌虔诚追求的人,不管无用也罢,有用也好,他们不过是用诗的方式来寄托内心的信念和情感。
一
他从鲁院门口走进来,和一年轻女孩,同样青春逼人,瘦瘦弱弱。彼此怔了几秒,有些惊讶,大概都没想到对方是这样吧。几年文字来往,互相在心中早就塑造了具体形象,眼前分明是个大男孩呀。颜值不论,单就印象,以文对照,有点颠覆,我们都虚估了对方年龄。但他一笑,黑面白牙,瞬间却又是熟悉的那个诗人了。
络可以将天涯拉近为咫尺,我和他,文字之交已很多年。宁夏甘肃,本来就是老邻居,一贯互通有无。记得问过他,是藏族吗?是。他在那厢肯定回答,从此记住了这甘南的藏人名字。
甘肃确是诗歌圣地,可以说占据着当代诗坛的半壁江山,有一大批真正称得上诗和诗人的名字。人们往往会用地域特点去符号化诗人和他的文字,我也一样。先看名字,花盛,花儿盛开在甘南草原吧。但他还有名,浔阳悲客,不知道年轻轻地八零后取名来历,约猜出自白居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能将自己和弹筝女并列为知己的今古诗人,居大不易或是居已大易,都是个人真实心境写照。
印象他最初写散文诗,大气苍凉,语感凸显。然后才接触他的诗,欣慰的是,能读懂,且一首首能看下去,记住一句或者几个意象,收获着丰润回报。慢慢翻看,渐渐被同化被说服,会温柔认同或会心一笑,当然更多的是长叹一声或疼痛不语。他说过,“诗歌不能改变什么,无需刻意,也无需做作,最好的状态是顺其自然。或许,这样的观点有些偏狭,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自己喜欢就好。”在我看来,这样的文字才是接近诗的本质。真实与自然,发现与震颤,个性与锋芒,力量与心灵,没有这些作基础,即使天才,也不可能灼灼其辉。
因为随心随性,明朗澄清,他和他的诗歌,在自然呈现时,有强烈的在场性和疼痛感,有悲情意识和无力感,也有大气磅礴和积极向上。
二
诗歌是最本真的声音,是快乐悲伤都应该写进诗里的自觉,也是个体对时代所发出的呐喊。真正本心自足的写作,是干净明静的,是不慌不忙的,恰似性灵之光、精神之骨、身体之美的集结。当诗歌成为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表达的主体性就是重点。
问题在于,写什么?
花盛的诗歌,更强调在场,更注重对现实发声。乡情亲情,乡土乡人居多。满怀冰玉几盏酒,猛忆相识已旧年,他白描几笔,勾勒出一幅幅剪影式画面:老去的父母亲,辛苦的小皮匠,抱着脸盆的小女孩,深夜捡拾垃圾的人,被泥石流吹走的孩子,打工去世的两个兄弟;在大多抒写中,他不是完全呈现出某个具体形象,更多为表现命运的卑微和无可选择而呐喊。
如《这一年》:
这一年,父亲的头发落了又落\\\\白了又白,剩下依稀的白发\\\\掩饰着头颅,像我们熟知\\\\却未曾说出口的某种愧疚\\\\这一年,我们依旧在奔波\\\\依旧在某个角落,某个夜里暗自泪流\\\\而那些风依旧在不断地吹来吹去\\\\像无从预料的明天……
又比如《经年》:
像一次陌生的旅行\\\\提前抵达的寒风和雪粒阻挡着视线\\\\每一个脚印都充满苦涩的味道\\\\脚下和远方一样苍茫,未知\\\\但风越来越凛冽\\\\一如经年的伤口\\\\在时间的刀刃下越来越深,越来越痛\\\\一直到麻木和无望。
甘南大地,有风有雪,刺骨的风,大片的雪,灵魂深处,那个叫做党家磨的小村庄,便是虔诚的动力所在。《洮水》里,茫茫河面上一个寻找故乡的灵魂;《她就在洮河岸边,开满桃花和杏花》中,无水的河边已退出历史的水磨;寥寥几笔,那些时光流逝、生活变换和命运变迁的无奈,尽显眼前。
写这样的诗需要敏感,读这样的诗需要冷静。在场的叙述以及回忆所牵连出来的温情,表面上属于个人的写作,实则紧贴大地,也就是说接着地气。
三
遍览他的诗,有个词语一再出现:疼痛。仿佛张开一张结实的大,用来捕捉岁月的伤痛。这些痛感,从亲情到爱情,由小爱到大慈,从阿万仓草原到舟曲,从破损的搪瓷脸盆到地震泥石流,疼痛感延伸拓展到大的空间天地,尽管有的痛能够说出来,有的疼不能说出来。就像无奈的命运,不是一个人的命运啊,也不仅是一村的,而是一代人的。
喝剩的水被倒掉\\\\喝剩的牛奶被倒掉\\\\喝剩的茶被倒掉……\\\\那么多东西都被倒掉了\\\\剩下一个个杯子\\\\空荡荡地空无处诉说\\\\亲人突然间就去世了\\\\空旷的草地上\\\\堆起了一座新的坟茔\\\\而那个凳子却空了\\\\那张床空了\\\\狭小的屋子一下子空了\\\\我们的心空了\\\\像一个个空杯子\\\\摆满了生活的桌子
——《空杯子》
雨浓密而苍茫\\\\阿万仓草原上,一群牦牛不急不躁\\\\它们,习惯了无尽的风雨和提前抵达的寒冷\\\\它们,和时光一样,缓慢移动在这片无际的湿地\\\\而阿万仓草原,依然辽阔无边\\\\那些细碎的花,夹杂在草丛间,忽隐现\\\\像我们一群陌生人,恍惚在尘世的雨中\\\\玛尼墙上的经文,雨滴一样悬挂在信仰的枝头\\\\风一吹,便滴滴答答落下\\\\一滴又一滴,滴进尘世的深渊,像一个路人的忧伤和思念。
——《在阿万仓等你》
好久没有做梦了。昨晚\\\\突然梦见多年前的两个兄弟\\\\他们一前一后\\\\出现在梦里,像两个幽灵\\\\
——《梦见两个兄弟》
读这些充满着浓郁忧伤与悲情气质的诗句,恍惚感觉,一半是疼痛,一半伤感。仿佛站在高山顶上吟咏:我所思兮在雁门,欲往从之雪雰雰。侧身北望涕沾巾。汉时张衡大约也这样的沉默且伤感着吧。
难能可贵的是,他写了很多正能量主旋律的诗歌。在以写这些东西为羞的时代,在个人情绪自我观照为最要紧的时代,他能够去表达且表达地毫不做作,自然真实,单从这点上说,花盛也是个好青年。《舟曲,挺住》里,他直抒胸臆:舟曲,我多灾多难的家乡\\\\尽管至亲至爱的人永远地走了\\\\但我们还在,一切可以从头再来\\\\舟曲,我多灾多难的家乡\\\\尽管美丽的家园被无情的山洪泥石流冲毁了\\\\但我们还有坚强的信念和勤劳的双手\\\\舟曲,我多灾多难的家乡\\\\
家乡,大地,灾难,故土,人们,梦想,军人,祖国,虽然灾难远离我们,可他诗歌中潜藏的内在节律,充满 的大爱内容,以及心里溢出的泪水,一泻千里的情感,都渗入读者内心,把人揪得紧紧。
他的诗是大气的,能走向外面世界的,《河州,河州》《河西走廊》这些组诗便是佐证。他也会冷静地提出了对命运的质疑,对现实的批判,对精神猥琐的失望,对苦难人生的不屑。这里要说一个很老掉牙的话题,苦难成就的人生。连他自己也在强调:或许,我选择的是一条艰辛的路,它通向桂冠,也通向荆刺。尽管时常经历着来自不同方向的风,但我庆幸自己没有止步,没有放弃,我开始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坚持。记得有人说过——挺住,就意味着一切。
四
对诗人来说,语言是灵魂的容器,选择什么样的话语方式是很重要。花盛的诗,以一种流畅的、不事修饰的口语式展开,不晦涩有质地,绵密而又精细;在白描中平铺直叙,不过分强调隐喻和象征,也不高大上,也不意识流。他总是试图从简明的细节着手,紧扣本真,从对生活的模写中抵达生命的本质,描摹出生活应有的厚度和质感,在底层生活中发现诗意。
《党家磨村》
这个我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村庄
说消失就消失了,像一粒尘埃
小时候,总觉得村子很大
随便一躲,小伙伴们都要找得筋疲力尽
秋天一到,遍地金黄的麦子
怎么割也割不完,从天刚刚亮
一直到月光洒满大地……
风一吹,醉人的麦香
便一浪跟着一浪,涌向五脏六腑
那时候,我们怎么数也数不清
漫山遍野的牛羊,也不明白天一黑
它们是怎么装进村子里的
……直到有一天,村庄遭遇迁徙
我才知道,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小村
像一块留在心灵深处的伤疤
时常在一个人的夜里,隐隐作痛
也许在久久发呆、回忆、构架,也许在天马行空的遐想,当清晨睁开眼睛的那一瞬间,党家磨就是一切。他可以静静重温那些梦境,然后企盼续上它的故事。想念中,除了柴米油盐的滚滚热浪,内心还有一样东西,是真真切切存在的。
五
在他,也有一些欠缺,比如太直白的语言,比如意象的重复,再比如疼痛感停留在表面的尴尬;还有个系列化的问题。个见以为,话题或主体的工程化系列化,会使诗更大气磅礴具有 。
诗歌是一扇门,才华是上苍赐予的礼物,要达到才气可嘉才情逸飞才智过人也需要过程。年轻就是资本,他深知这一点,所以在无用有用间不徘徊不放弃,坚持走下去,从铺排平实进入硬朗凌厉也只是个时间问题。
在此祝福花盛,愿生命大诗独在,发出更为耀眼的光芒。
共 7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评析青年诗人花盛诗歌创作的赏析文字。文章从当下纯文学不景气,诗歌徘徊在有用和无用间尴尬地位谈起,然后结合花盛的诗歌创作风格和语言特色进行解读评析。花盛的诗歌有强烈的在场性和疼痛感,有悲情意识和无力感,也有大气磅礴和积极向上,他注重关注现实,关注内心真实的情感世界,作者以《这一年》《经年》等诗篇为例,揭示花盛的诗歌特色用其创作目的。花盛的诗,流露着忧伤和疼痛,有着对命运的质疑,对现实的批判,他在诗中,努力地寻找着生活的方向,彰显生活的正能量,他的《空杯子》《在阿万仓等你》《梦见两个兄弟》等,都充满着浓郁的忧伤和悲情,有着对人生对生活的探索和思考。作者在这篇文章中,还探索了花盛诗歌语言的特色,他的语言,本真纯朴,不事修饰,不重隐喻,但却充满生活的质感,富有生命力,假以时日,必将大放光彩。文章条理清晰,语言精炼,将一个关注生活,为诗歌而奔走的诗人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佳作,荐阅。【:素心如玉】
杭州妇科医院哪家好藤黄健骨丸3岁宝宝不爱吃饭是什么原因-
2022年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参考资料、备考指导
大家好,我是22年上岸华东师范该大专攻法文第二语言古典文专攻的专攻娥。...
2023-10-12
-
大概三次错过杀死皇马的机会,瓜帅暴跳如雷,曼城会后悔吗
在欧洲各国半决赛中的,4-3的惊险取得胜利可以说是胜者的恐怖电影,这是很...
2023-10-07
-
文汇学人 | 梁捷:愿每个人都能建构自己的“奇迹年”
一百年前所的1922年,被叫作文学作品“不可思议年”。T.S.艾略特的《荒原》...
2023-10-02
-
新书架 |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关于长江的一次严肃的“水边调查”
中所国人肖像画家和黄和阿尔及利亚摄影记者旅克·马丁(Luc Richards) 2006 年从...
2023-09-23
-
《我们的文学伊甸园》(第二辑)(9):沉默的感觉
【编者按】《我们的诗歌伊甸园》第一辑已于2022年1翌年由外文编辑出版社正...
2023-09-22
-
同龄职场人自我救赎:只要开始一切都不晚。改变四种心理底层逻辑
我不是不情愿从前辈小野自己,怕下定决心确信自己并非金石珠玉。实际上同...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