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中国文学为何难走向世界物业
中国文学是否已经融入了世界文学的总体格局?莫言获得文学奖,是否会增强世界对于中国文学的关注?中国文学是否还需要增强自信与“修炼内功”?这些都是中国当代文学界关注与思考的重要命题。
5月1 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成立,一场以“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为主题的论坛同时举行。莫言、 、苏童、童庆炳、李敬泽、陈思和等作家和学者围绕以上话题进行了探讨。
中国文学之所以难以走向世界,缺乏的是一份自信
1510合约成交量减少39888手 “我认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的水准跟世界当下的水准并没有很大差距,跟莫言旗鼓相当的中国作家还有一二十位。”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说。在他看来,中国文学之所以难以走向世界,缺乏的是一份自信。
当代文学一直存在着一种焦虑感。“我们试图通过学习的过程,获得西方的承认,这是一个弱势文化的诉求。”文学批评家孟繁华说。
而对于如何找回文学的自信,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柠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是作者要自信,要相信自己的语言和形式能够抵达灵魂;第二,要学会阅读自信,要相信自己的阅读感受,不要看别人的眼色;第三是要批评自信,“如今的批评生态极其糟糕,大家都互相吹捧、一团和气,我们需要的是把自己的感受勇敢说出来。”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认为,文学作品应蕴含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文化内涵。“在 0年前我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时候,确实能够感到一种跨越民族、地域和时间的心灵共鸣。我想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可能能做出无数的学问来,我们也可以从各种角度去加以解说和阐释,但重要的是不要忘记这种共鸣。”
不同国别间作家的沟通,并不会被语言所阻碍。莫言认为,交流靠的不是翻译、不是形式,而是作家能否创作出有价值、能让读者产生共鸣的文学作品。
文学要向世界展现全面的中国
文学不仅仅承载着写作者的思想、意识和情感,也同样传递着国家形象。对于中国文学而言,想要更好地走向世界,必须要向世界展现一个全面的中国。
“一位国外的诗人曾经对我说,中国的经济很厉害,政治也很独特,但我们没有办法通过你们的文学来了解中国。”著名诗人欧阳江河在论坛中提到这样一个例子。
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陈福民看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需要注意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呈现。中国文学不能够一味地去迎合世界的口味,而是要让世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去创造“新口味”。“这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途径,无论是写作者还是研究者,都有义务去呈现中国经验的复杂性,而不是单一性。”陈福民说。
对此,作家苏童表示,应该站在地球村的角度,去阐释全人类共通的东西;作家笔下的人物,应该是“人”,而不仅是所谓的“中国人”。这样的作品,才更具有民族性与世界性。
当然,文学所传递的全面的中国形象,还需要世界不带偏见的接受。“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学,不应是中国作家一厢情愿的事情,而应该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需要。只有当我们进入到一个可以平等对话的时代,走向世界才可能真正实现。”沈阳师范大学教授贺绍俊说。
(:李央)
湖州医院治疗男科费用梧州白癜风专业医院
合肥治疗男科医院哪好
- 上一页:学界追忆国学大家吴小如的
- 下一页:学者为焚书坑儒翻案计划
-
2022年东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考研经验、参考资料、备考指导
大家好,我是22年上岸华东师范该大专攻法文第二语言古典文专攻的专攻娥。...
2023-10-12
-
大概三次错过杀死皇马的机会,瓜帅暴跳如雷,曼城会后悔吗
在欧洲各国半决赛中的,4-3的惊险取得胜利可以说是胜者的恐怖电影,这是很...
2023-10-07
-
文汇学人 | 梁捷:愿每个人都能建构自己的“奇迹年”
一百年前所的1922年,被叫作文学作品“不可思议年”。T.S.艾略特的《荒原》...
2023-10-02
-
新书架 |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关于长江的一次严肃的“水边调查”
中所国人肖像画家和黄和阿尔及利亚摄影记者旅克·马丁(Luc Richards) 2006 年从...
2023-09-23
-
《我们的文学伊甸园》(第二辑)(9):沉默的感觉
【编者按】《我们的诗歌伊甸园》第一辑已于2022年1翌年由外文编辑出版社正...
2023-09-22
-
同龄职场人自我救赎:只要开始一切都不晚。改变四种心理底层逻辑
我不是不情愿从前辈小野自己,怕下定决心确信自己并非金石珠玉。实际上同...
2023-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