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致受助人受损非重大过失将不担责吗
见义勇为致受助人受损 非重大过失将不担责
见义勇为时造成受助人损害,做了好事还要赔偿,让英雄 流血又流泪 ?这种情况或将得以改变。
12月19日,民法总则草案提请12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三审,为鼓励与保护见义勇为行动,草案3审稿新增规定:
实行紧急救助行动造成受助人伤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当民事。
最近4年他都没回家过春节。 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实行的见义勇为行为属于典型的紧急救助行为,救助者自身可能遭到伤害,也可能造成受助人损害。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学院副教授王雷指出。
对于救助者本身遭到损害的,民法总则历次草案稿均规定,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使自己遭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无力承担民事,受害人要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对于 好心办坏事 ,救助造成受助人伤害的,有的常委会委员和全国人大代表提出,为保护他人民事权益而实行救助行动,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应免于承担民事。这有利于匡正社会风气,对见义勇为的救助人予以鼓励和保护。
据此,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建议在3审稿中增加规定,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过失外,救助人不承当民事。
见义勇为者非重大过失不担责,这与见义勇为行为的法律性质是相吻合的,有利于消除救助者的后顾之忧。 王雷认为,见义勇为是一种广义的情谊行为,属于发生在紧急情形之下的无因管理。基于我国民法友善和睦的理念,对造成受助人伤害的救助者,可适当减轻其民事。
王雷说, 非重大过失不担责 也提高了救助者需担责的出发点,体现了立法对见义勇为等紧急救助行动的宽容和鼓励,增强了民法典的道德底蕴。
重大过失 如何界定?王雷解释说,可以理解为行为人没有尽到与保护自己民事权益时同等的注意义务。这也意味着,救助者并不是一概免责,如果救助者存在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受助人伤害的,救助者须承担民事。
声明:本媒体部份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肠易激综合怎么治便秘如何缓解
治疗嗓子哑的方法
- 上一页:见义勇为者在病房内遭数名大汉围殴图了
- 下一页:见义勇为被烧伤单位凭啥不赔吧
-
爱你是我的自由,就让你是我的感觉
往昔里你曾激浪勇进,不曾管天是晴割,幻想要若破灭随之粗犷,风卷浪花水...
2024-09-03
-
优化进返京政策主要采取哪些举措?北京疾控回应
央视网消息:7月6日凌晨,北京闭幕“新冠肺炎疫情根除工作”第379场新闻开...
2024-09-01
-
苹果VR/AR头盔曝光 传了10年的死讯终于要实现了吗?
【CNMO新闻网】自2019年风生水起的VR/AR概念,到2021年大热的“元时空”。三巨...
2024-08-25
-
【深度盘点】磷电池应用场景及工程案例
2022年以来,锂锂电池跨国企业频频亮相,不仅有的产品刊发会,也有新成立...
2024-08-19
-
消息称惠普将上架战X 2022 14 英寸锐龙版:搭载 R7 6800HS
IT之家 5 月 22 日消息,据IT之家Gmail“chengxd”独家壹周刊,科技公司将发行正...
2024-08-11
-
华东理工大学刘润辉教授在治疗侵入性耐药真菌感染研究获进展
近来,经济系材料学院刘润辉大学教授课题组在抗击波及特质致病真菌感染研...
2024-08-06